上海本轮累计死亡87例,“重症八仙”中三位已赴上海
1、上海本轮疫情以来,累计感染者已超过50万例,其中每日新增的新冠感染者连续两日超过2万人,疫情出现“反弹”趋势。随着感染者人数的持续上升,重症与死亡病例也随之增加。截至目前,上海本轮疫情共有死亡病例87例。死亡病例情况 这87例死亡病例中,男性48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高达810岁,最大年龄为101岁。
2、截止到4月23日24时,上海已总计汇报87例死亡病例,目前超重型160例,危重症型19例。据新闻记者统计分析,以前增援武汉的“重症八仙”,已经有三位权威专家奔赴上海开展援助。
3、重症八仙已经有三位赶赴了上海来进行支援,他们这次过来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和全国的重症患者一起来指导和解决上海的疫情情况。
上海最大方舱医院关舱
日上午,上海规模最大、床位数最多的方舱医院——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方舱医院正式关舱。前一天,这个被称为“四叶草”的方舱医院完成了最后256名阳性感染者的有序闭环转运至定点医院。运营概况 累计收治人数:从4月9日启用到关舱,该方舱医院累计收治了174308名感染者。
上海最大的方舱医院已经关闭。上海最大的新冠肺炎临时医院,位于国家会展中心,于周二正式关闭。该医院自4月9日起开始接收患者,在最近的疫情爆发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超过14万名患者在这里接受了治疗,最后一批患者于周一离开了医院。
上海嘉定安亭安鹤方舱医院于运行38天后正式休舱,成为嘉定区第4个关闭的方舱医院。休舱时间与背景5日下午,随着最后一批康复患者出舱、医疗队员关闭大门,安亭安鹤方舱医院完成使命。该方舱是继浏岛方舱、外冈方舱、安亭飞众方舱后,嘉定区第4个休舱的方舱医院。
天坚守后,上海嘉定安亭安鹤方舱医院于5日下午正式休舱,这是嘉定区第4个完成休舱的方舱医院。运营周期与患者规模该方舱自3月29日开舱,累计收治超1000名患者,涵盖产妇、哺乳期妇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患者年龄跨度极大,最小为出生十余天的新生儿,最大为93岁高龄老人,凸显医疗服务的复杂性。
上海长兴岛方舱医院于5月11日上午10点正式休舱,累计收治患者9796人。长兴岛方舱医院是上海开设的首批方舱医院之一,总共有三个舱,分别于3月26日、3月31日、4月1日启用。该方舱医院总开放床位3404张,主要收治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在运营期间,这里累计收治了新冠病人9796人,平均住院日为7天。
“我们关舱啦!”这句话是2022年5月30日下午,普陀区跨采方舱医院正式关舱时,上海宏康医院医护志愿团队在顺利完成医疗支援任务后的宣告。背景与任务:2022年4月上旬,上海新增新冠感染人数持续高位,普陀区跨采中心方舱医院开舱,启用2200多张床位,收治轻症和无症状患者。

新政策对密接者的要求
密切接触者:与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有共同乘坐交通工具、同一场所近距离接触等行为的人员。次密接接触者:与密接者在首次接触至密接被隔离管理前的接触人员(此次政策明确不再判定)。一般接触者:与疑似、确诊或无症状感染者同乘交通工具或同一场所暴露,但不符合密接判定原则的人员。
隔离管控时限调整:密切接触者及入境人员的隔离管控时间由原“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这一调整基于奥密克戎变异株潜伏期缩短的研究成果,其平均潜伏期多为2-4天,绝大多数病例在7天内可被检测发现。
次密接者最新隔离规定:需要实施14天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详细解释如下:次密接者,是指与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的人员,对于这部分人群,其隔离规定主要是为了防止疫情扩散,减少感染风险。根据最新的隔离政策,次密接者需要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这意味着他们需要在一个指定的地点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
次密接人员将实行“7+7”的隔离政策,这也就是说,次密接需要进行7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隔离,一共是14天的隔离。其中集中隔离的期限是从次密接人员与密接人员最后一次接触之日起开始计算。
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雹和蔽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上海密接者隔离规定 根据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相关规定,密切接触者采取“7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以下简称“7+3”管理措施),居家健康监测期间不外出,如就医等特殊情况必需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尽量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